穆芯雨的小空間

2025年8月31日星期日

影 ~~ 來自誰的啟示 (Revelations)

韓國電影 2025(Quién Revela)


這部電影是Netflix出品的韓國驚悚懸疑片,由延尚昊執導並編劇,有柳俊烈、申賢彬、 申敏宰和文珠妍等演員參與。 這部電影被定位為驚悚片, 在網飛上線播出後曾在全球非英語電影排名前十。 先科普了一下, 「啟示」從宗教和神學的角度來看,是透過與神或其他超自然實體溝通而揭示某種形式的真理或知識。


電影裡主要的角色是一個牧師成民燦, 一個刑警李妍熙, 一個刑犯權良來, 和一個少女思英。 電影的開始是一個下雨天, 打著雨傘的思英警張地在小巷中疾步穿梭, 而身後是一個陌生大叔鬼鬼祟祟地在跟蹤她。 思英加快了腳步, 並走進了一家破舊的小教堂。  看著教堂內大家拍著手唱聖歌和講台前笑容可掬的牧師成民燦, 思英放下了懸著的心。 陌生人此時也踏入了小教堂, 眼睛依然緊盯著坐在前排人群中的思英。 成民燦看到一個陌生面孔, 聚會結束後開心並熱情地留下了他, 泡了杯咖啡後詢問他的資料, 對方說他叫做「權良來」, 面無表情地臉上透露著怪異的感覺。 臨走之前, 成民燦看到了權良來的電子腳銬。 


成民燦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兢兢業業在打理這個破舊小教堂的牧師, 可是最近他有了煩惱, 他請的私家偵探告訴他他們有確實證據顯示他的太太紅杏出牆, 說是去健身卻實則出軌。 六神無主的他此時接到了太太的電話詢問兒子在哪裡, 因為老師說兒子放學後被一個男人接走了。 成民燦這才發現他忘記了太太說要參加同學會, 他應該接兒子放學。  心慌意亂地他馬上上網查詢到權良來的地址, 先念為主地認為權良才一定是接走兒子的人。 成民燦來到權良才住處的小巷子, 看到他正在車後箱放袋子和鏟子。 成民燦馬上撥通了電話報警, 但由於電量不足而斷了線。 看到已經駛離的權良才, 他唯有硬著頭皮跟了上去。  在崎嶇山路帶雨拖泥, 成民燦被發現並和權良才扭打到了一起, 一個失手, 權良才摔落山路, 頭撞擊到山下的石塊血流如注, 成民燦爬下山, 看到鮮血淋漓的權良才不知所措, 他抬頭看到山崖邊的樹叢和石壁組合成一張臉龐, 他似乎得到了啟示, 把權良才拖到山腳邊推入了深淵。


李妍熙是一個不顧單親爸爸反對, 執意要加入重案組的女刑警, 上班的第一天就碰上了「少女失蹤案」, 查閱資料的時候, 李妍熙發現這個案件的嫌疑犯是曾經傷害過她姐姐的暴力犯罪者。 頭痛欲裂的李妍熙又「看到」披頭散髮的姐姐「控訴」著她受的迫害, 身受幻影困擾的李妍熙心裡暗自下定決心要拯救少女思英。 


成民燦為了得到大教堂做牧師的機會, 破例去送自己的太太參加慈善活動, 他無意間聽到老人院的員工說, 院內來了一個血肉模糊的人, 她已經叫了救護車。 成民燦馬上借故離開, 並摸上病房, 當他發現不省人事躺在病床上的果然是權良才, 他抬頭看到由遠到近的救護車, 遠方日光下的雲朵在他眼前組成一副神的臉龐。 成民燦把迷迷糊糊的權良才送出了老人院, 當權良才有點知覺的時候, 發現自己身處一家廢棄的大樓中, 成民燦叨叨唸唸地說要毀了他這個「惡魔」。


李妍熙心細如髮, 她是重案組唯一一個發現成民燦有可疑的刑警, 她從對方的車輪中找到線索, 並順藤摸瓜找到了廢棄的大樓, 她質問權良才少女思英的所在之處。 精明的權良才說要警察來才肯說, 李妍熙說她就是警察, 權良才又改口說他去醫院才會說。 李妍熙打開電話, 身旁的姐姐又「說」: 「殺了他為我報仇, 這是一個機會。」正在李妍熙在正與邪之間搖擺不定時, 被身後的成民燦偷襲。 醒來的時候成民燦拿著她的槍說正好造成他們兩個自相殘殺的假象。 李妍熙說不可以殺權良才, 因為殺了他, 思英就沒有救了。 成民燦嘶吼著說思英已經死了, 他知道思英已經被惡魔殺死了。 搏鬥之中, 權良才掉下了大樓死亡, 死前並沒有留下任何有關思英的線索。


隨著時間一點一滴的流逝, 思英的生存希望也越來越渺茫, 李妍熙去找當年在她姐姐的案子上幫權良才脫罪的心理醫生。 心理醫生提供幫助後, 很敏銳地發現李妍熙會看著某處逃避目光, 李妍熙放下了心防告訴醫生她看到的是姐姐的亡魂。心理醫生說這個世界上總是有人會找理由把自己的「心魔」正常化, 被抓還不悔改的成民燦用「啟示」, 而悔不當初的李妍熙用「陰魂」。  


電影的結局讓觀眾鬆了一口氣, 因為在李妍熙的努力下, 她在千鈞一髮的時刻救下了奄奄一息的思英。 電影的最後一幕是李妍熙去探監的時候告訴成民燦, 他們找到思英了。 成民燦自信地說:「思英的屍體」嗎? 李妍熙說:「輕傷的思英」。 成民燦回到自己的監房, 用布擦拭著牆角一個像「神」的圖像, 擦著擦著在他的眼中圖像變成了「惡魔」。 看到尾聲覺得思英的生還對成民燦和李妍熙來說是截然不同的意義, 對成民燦來說應該是他對宗教信仰的崩塌, 而對李妍熙來說是對姐姐長久以來愧疚的解脫。 反之, 若思英不幸地因為沒有人發現她而死亡了, 成民燦或許永遠都不會認為自己做錯了, 而李妍熙將會一輩子墜落在痛苦的悔恨中無法自拔。

2025年8月30日星期六

書 ~~ 最好別想起 (All Is Not Forgotten)




這是一本懸疑推理小說, 或者是一本心理驚悚小說, 作者是居住在美國的溫蒂·沃克, 她曾經是一名律師, 現在是一位心理懸疑小說作家。她的小說已被翻譯成23種外語,榮登國內外暢銷書排行榜,並被改編成電視劇和電影。譯者是美國倫敦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 臺師大翻譯研究所雙碩士的蘇雅薇。 這本書在二零一七年五月出版。 總共三百一十二頁。 我相信每一位讀者看書的時候都會去猜誰是「壞人」, 可是小說幾乎快要讀到尾聲了, 才真相大白、 水落石出。


小說的故事發生在一個小鎮, 講述一個十七歲的女孩珍妮·克拉瑪, 某一天打扮後的她興高采烈去參加一個派對, 可是因為心儀的男生站在另一女生身邊談笑風生, 珍妮為此心情不好喝了很多酒, 之後她在洗手間吐了很多, 而後又怕同學和朋友的嘲笑, 她帶著羞愧跑到了樹林裡。 很不幸的, 在樹林中珍妮被攻擊, 毆打和強暴, 受盡折磨超過一個小時。 當珍妮被發現的時候遍體鱗傷, 在醫院中面對前來詢問的警察, 她什麼都不記得了, 起初大家以為她是因為創傷後症候群, 事實真相則是她的父母在和醫生商量過後, 決定清除她腦子裡面的記憶。 


珍妮以為忘了的,其實還記得;珍妮以為創傷已經過去,卻發現恐懼還在。 腦子裡面的記憶雖然被刪除了, 但是珍妮在面對全鎮都知道發生什麼事的鄰居、 同學、朋友或是鎮上居民的「善意」, 她可以感受到自己身體上痛苦的記憶, 她被惡夢糾纏, 在情緒中浮沉, 實在難以負荷的時候選擇了割腕自殺。 發現珍妮並救了她的是正在外遇的媽媽, 夏綠蒂·克拉瑪。 也是這一次的事故, 讓一意孤行, 無視他人的反對和勸阻, 夏綠蒂重新審視自己讓珍妮失去那一段記憶是否是正確的。 


夏綠蒂·克拉瑪因為童年的創傷, 自我分裂成一個好的自己, 一個壞的自己, 好的自己一直努力維繫著美滿的家庭, 壞的自己跟先生上班的車廠老闆有私情, 她認為在這個滿身銅臭, 滿嘴甜言蜜語的男人身上可以找到滿足。 直到因為珍妮的自殺, 蛛絲馬跡引向這個男人, 她開始懷疑自己的深情和付出是多麼的虛偽和虛假。 


湯姆·克拉瑪是一個任何事都以夏綠蒂的決定為先的好好先生, 自從珍妮發生了不幸並選擇自我了結, 身為父親的他十分憤怒, 他認為沒有保護好女兒是因為自己的無能, 他流乾了眼淚, 每天跟進警察的線索, 自己廢寢忘食地排查每個學生, 甚至每個去參加派對的人。 湯姆深愛他的太太和一雙子女, 懊悔著自己是個不成功的爸爸。 奈何破案一直都很渺茫, 案件膠著都是因為罪犯為了犯案做了很周全的準備, 頭戴毛線帽, 身上除毛, 用保險套, 沒有在現場留下一絲的證據。 


鮑伯·蘇利文是一個鎮上有錢、 有權、 正在參加政客選舉的企業家, 他的太太私底下找了私家偵探跟蹤他, 竊聽他, 歪打正著為鮑伯提供了強暴案發生時的不在場證明。 但是幾乎所有人把矛頭指向他, 並因為仇恨而想要「以暴制暴」。 他私底下跟鎮上太多的女人或者她們的女孩有私情, 而他也是死於一個「父親」復仇的計畫中。 


最後要說的是艾倫·佛瑞斯特醫生, 他有一種醫療的方法, 幫助患者找尋丟失地回憶。 艾倫知道想起一些事情是很殘忍的決定, 甚至強行這樣做會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 但是聽到已經被抹去記憶的珍妮和她所遭受的一切, 艾倫很生氣, 他怒火沖天, 他非常樂意把這個駭人的惡夢還給珍妮。 在治療期間, 艾倫因為自己也是一個父親, 他為了保護自己那晚也去派對的兒子不被懷疑, 他在療程中加入了一個不真實的細節, 因為研究表示在事實之間植入一個虛假的細節, 就能將假的記憶固化並成為真實記憶。 


整本小說都是以艾倫·佛瑞斯特醫生幫助治療珍妮這條主線展開, 這位為了監獄罪犯做心理治療的醫生, 周旋於克拉瑪一家三口, 循序漸進, 諄諄善誘, 幫助這個頻臨崩潰破碎的家庭恢復正常, 他的幫助讓很多已經脫軌的列車導回了正道, 包括他自己。


很有意思的一部小說, 敘事風格就像讀者是心理治療室內的一位旁聽。 整本書情節錯綜復雜, 曲折離奇, 懸疑不斷, 結局反轉, 想不通又猜不透。 答案就不揭曉了, 喜歡懸疑小說的朋友就不要錯過這一部小說。 順道一提的是: 我覺得這部小說的名字, 並不是針對珍妮, 而是艾倫。 




2025年8月29日星期五

影 ~~ 危島墜愛 (Fall For Me)

德國電影2025 (網飛出品)


這部電影的導演是雪莉·霍曼, 編劇是斯蒂芬妮·塞科爾特, 演員有斯文嘉·永、西奧·崔布斯、湯瑪斯·科瑞奇曼、蒂揚·瑪瑞、維克多·梅特萊、安婕·特拉烏和露西亞巴拉多等等參與。


首當其衝我必須先說一下電影取景西班牙的馬略卡島, 風景如畫, 美不勝收, 心嚮往之。 


故事開始於姐姐莉莉應了妹妹瓦萊利亞地邀請, 來到少時生活的海邊。 莉莉提著行李到達一個漂亮的小莊園, 在山上俯視整片海, 妹妹興高采烈地說她準備和人一起合資買下這個小莊園做餐廳。 莉莉還沒有時間細問來龍去脈, 一個帥氣陽光的男孩走了過來, 妹妹介紹說這個男孩是她的「未婚夫」馬努。 自從家中唯一的母親去世之後, 瓦萊利亞是莉莉一手帶大, 曾經形影不離的姐妹之間突然有了很多爆炸性的秘密。 完全被愛情沖昏頭的瓦萊利亞滿眼滿心都是馬努, 根本聽不進莉莉在耳邊勸告她才認識對方四個月。 


晚上, 三個人去島上一個熱鬧的酒吧享受島上的夜生活, 莉莉認識了酒吧的調酒員湯姆, 情動之時在酒吧外面的陽台呢喃纏綿。 隔天, 莉莉舊話重提, 詢問瓦萊利亞為什麼身上背了一萬歐元的卡債, 而且媽媽留給她的四萬歐元也已經用完了。 瓦萊利亞生氣地說莉莉無權管她, 她不想要上大學, 只想要創業, 而這些錢都用做了投資。 接著瓦萊利亞說她準備簽約賣了在這裡那個充滿她們少時記憶卻如今破舊不堪無人居住的舊居, 莉莉說那個是媽媽留給她們兩姐妹的遺產。 瓦拉利亞說這塊地賣了兩個人平分, 將來各不相關, 井水不犯河水。 


無可奈何的莉莉心情煩躁, 而湯姆卻在她最失落的時候靠近, 讓她暫且忘記煩惱, 融入快速升溫的愛情之中。 


後來莉莉發現島上這一切都是一個騙局, 詐騙集團看上了媽媽留給她們的地, 已經找好了投資商, 準備開發後建造一個高檔酒店, 馬努和湯姆都是詐騙集團裡的人員, 利用愛情騙女人入局, 欺詐她們的錢財。 


劇中有一句台詞沒有說錯, 就像畫龍點睛的一筆:「妳知道完美騙局的關鍵是什麼嗎?答案是騙子知道妳最渴望的是什麼, 然後在最恰當的那一刻滿足妳。」


看完這部電影, 個人覺得若說想看一部愛情片, 我會比較推薦2024年的美國電影《地中海墜愛》。 若說想要看一部有關詐騙類型的片, 可以選擇網飛2022年的紀錄片《Tinder大騙徒》(The Tinder Swindler),講述一位使用約會軟體Tinder行騙的男子, 那些可憐的女人如今還在為了當年的錯誤, 正在世界的某個角落還債, 過得悔不當初。

2025年8月28日星期四

影 ~~ 查克的一生(The Life of Chuck)

美國電影 2024


這部電影定位為奇幻劇情片,改編自2020年在史蒂芬·金小說集《解決那個局外人》中出版的同名中篇小說。 電影由麥可·弗拉納根執導,演員由湯姆·希德勒斯頓、切瓦特·艾喬福、凱倫·吉蘭、雅各·特倫佈雷和馬克·漢米爾等等主演。 聽說這是導演麥可·弗拉納根在疫情封鎖,期間讀到這篇小說, 當時大家都因為隔離而在焦慮之中, 他也是芸芸眾生其中一個處於低迷時期的人。 看完小說後他感受到一道溫暖的微光照射在心理, 並決定把它搬上大銀幕。 


喜歡史提芬·金的朋友應該都知道, 他的作品有很多都搬進了電影院, 而且大部分都是恐怖題材。 他還寫其他類別的小說, 比如包括科幻小說、奇幻小說、短篇小說、非小說、影視劇本及舞台劇劇本。 這一部作品歸為「奇幻劇情片」。誠心希望喜歡他的朋友去看這一部電影, 不要被劇透影響了觀影體驗。這部電影充滿哲學的氣息,相信每個人看完應該都有不同的解讀。


電影分為三部份, 以倒敘的方式進行。 開幕是以查克人生的最後時光, 年僅三十九歲的瘦削男人虛弱地躺在病床上, 因爲腦瘤而去世。 結尾是童年的查克在爺爺奶奶那座鬧鬼的鬼屋中打開他一直以來好奇的閣樓。 


Act 3: Thanks, Chuck

Act 2: Buskers Forever

Act 1: I Contain Multitudes


故事開始於一個叫做馬蒂的老師正在上課, 突然間學生之間有了一些騷動, 原來大家發現網路出現了問題, 大家的手機和電腦都不能上網。 課後見學生家長的時候, 大家都再關注沒有網路之後的不便。 馬蒂回到家, 做護士的前妻費利西亞打電話過來, 她絮絮叨叨地說在醫院每天都在救因為自殺未遂的病人。 電話中費利西亞時不時透露著擔憂和對末日的恐懼。 馬蒂的語氣安靜而內斂,即使語氣中透露著哀傷, 但他平靜地告訴費利西亞。美國宇宙學家卡爾·薩根提出的宇宙歷概念, 「在宇宙歷中,大爆炸發生於1月1日午夜,當前時間為12月31日午夜前的最後一瞬。 在這種比例下,宇宙歷的每一秒對應現實中的437.5年,每一小時對應157.5萬年,每一天對應3780萬年。」

兩個人翻著日曆, 推算著人類在某個月份處於什麼年代。 費利西亞開始打電話的緊張和擔憂不知不覺在馬蒂的言語中消失。 


第二天早上馬蒂正準備去學校上班, 鄰居拖著疲憊的身軀勸告他不要開車了, 因為路上有一個天坑, 很多車子都塞在路上動彈不得, 他不得不放棄車子走了幾公里回到家中。 馬蒂在路上看到越來越多的人都步行回家, 放棄了去上班上學。 另一邊, 費利西亞好不容易步行到醫院上班, 卻發現醫院沒有醫生也沒有病人, 同事說他也準備回家了, 走之前告訴費利西亞說醫院正在發生一件奇怪的事情, 就是每一個沒有病人在使用的生理監測器都不約而同地在同時跳動。 


所有人都發現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就是一個叫 做查克(Chuck)的男人,以各種奇怪又隆重的方式突然出現在他們周圍的各個地方, 這個微笑的男人無所不在並且隨處可見, 在商業廣告牌、 地鐵廣告、街頭塗鴉、廣播節目……彷彿所有人都在感激他並為他舉行告別儀式。 可是大家情不自禁逢人就問, 也沒有一個人知道他到底是誰? 他做過什麼? 他又為什麼值得大家對他紀念?


晚上馬蒂發現電話已經不能用了, 他獨自一人在家看電視, 電視也不能看了。 他看了看窗外, 準備去找費利西亞。 路上看到一個豁達的老人家, 一路上聊了幾句, 然後又碰到一個滑旱冰的小女孩。 突然間整個街道都停電了, 每家每戶繼續閃著像幽靈似的查克, 他的一顰一笑。 馬蒂看著這麼不尋常的一幕, 催促讓小女孩快回家, 而自己也急匆匆地跑向費利西亞的家。 


費利西亞此時正點著蠟燭落寞地坐在前院, 無人的街道突然傳來了腳步聲, 她看到馬蒂朝她跑來, 兩個人無聲似有聲地擁抱, 手拉著手走到後院, 沒有光污染的天空格外美麗, 兩個人開心地開始數著天上的星座, 這時他們發現星星開始一顆一顆地消失, 而他們相握的手卻更加緊了。


第二幕, 是查克三十九歲的那一年, 有一天他路過一個小廣場, 因為節奏感而想起了少年和奶奶跳舞的快樂, 他放下了公事包, 隨著節奏開始跳舞, 一個剛剛失戀的女孩剛巧路過, 經過查克的鼓勵, 他拉著女孩跟隨鼓聲起舞, 最後贏得一片掌聲, 打鼓的女孩也因此得到了很多打賞。 她好奇地問查克為什麼會停下來, 並沉浸在節奏中。 查克笑而不答。 沒有人知道他在九個月後就要離開人世, 在病床邊, 兒子流著眼淚說:「爸爸才三十九歲。」 媽媽說:「輝煌的三十九年。」


第三幕, 是查克的童年點滴, 因為父母和未出世的妹妹在一場車禍中離世, 他的爺爺奶奶擔起了照顧他的任務, 奶奶開朗豁達, 喜歡拉著查克的手在廚房跳舞, 爺爺比較古板嚴肅, 他告訴查克不可以打開閣樓上的門, 那是一個充滿幽靈的房間, 不要好奇, 不用打開。 查克因為好奇, 偷拿了正在睡覺的爺爺, 打開房門, 還沒有看清楚就被爺爺推開, 爺爺震驚地看著房間。  後來奶奶去世了, 爺爺在孤單中更加沈默寡言, 接著爺爺也走了, 查克拿到了爺爺的遺物, 沒有留心聽葬禮策劃師好奇地詢問, 說為什麼爺爺似乎什麼都知道, 並一切安排妥當。 查克拿著鑰匙, 走上閣樓, 打開了房間, 閣樓上空無一物, 窗外的風景如畫, 查克卻看到了一瞬虛弱的自己躺在病床上苟延殘喘, 他終於明白了爺爺為什麼不讓他來到閣樓上, 當年爺爺推開他, 應該就是看到自己的生命是如何終止的。


整部電影都有一句話: “I am large, I contain multitudes.” 這是出自沃爾特·惠特曼(Walt Whitman)。意思可以說是「我胸懷廣闊,包羅萬象。」 這樣就讓所有看完電影的觀眾醍醐灌頂, 瞬間理解了, 第一幕的故事就是在查克最後生病彌留之際時, 腦中世界裡的那些人物, 曾經他學生期見過的老師, 交談過的葬禮策劃師, 甚至曾經踩著旱冰鞋在身邊路過的鄰居小孩。 「如果宇宙是一年的日曆,人類文明也不過是12月31號的最後一瞬。」 馬蒂所存在的世界就是查克人生宇宙中臨終之前的彈指一瞬間。


就像第一幕描述著人類在世界就要到達盡頭時的負面情緒, 到最後一切都放下, 陪著自己最在乎的人, 看著宇宙的毀滅也從容自若。 回顧查克短暫的一生,他也不過是這個世界一個小小的個體如同沙礫, 生命的渺小也無需多言,一切情緒和情感都是微不足道, 不過時瞬息即逝的。查克在閣樓看到了自己生命的終點, 豁達地接受了自己的命運, 坦然地接受並更積極地生活在當下。 這也同時解釋了有一天他為什麼會在陌生人面前暢快淋漓地跳了一次舞, 而這個沒有計畫的往事成為了他回憶中極具生命力的燦爛時刻。


2025年8月27日星期三

書 ~~ 女雕刻家(The Sculptress)




這本小說的英文版出版於一九九三年, 由英國一九四九年出生的小說家米涅•渥特絲在她四十四歲的時候所寫, 這是她的第二部小說, 第一部小說《冰屋》在一九九二年出版後震驚英倫文學界,當年獲得了英國推理作家協會最佳新作獎——約翰•克雷西獎。 隔年, 一九九三年, 她寫的《女雕刻家》出版,又一舉奪得被譽為「偵探小說中的奧斯卡獎」的美國偵探作家協會愛倫•坡獎,和國際偵探小說讀者協會麥卡維帝獎。 一九九四年所寫的《毒舌鉤》獲得英國推理作家協會年度最佳推理小說獎——金匕首獎。相連的這三年, 米涅•渥特絲包攬象徵全球推理懸疑小說最高榮譽的三項大獎,創造了後世作家難以逾越的奇跡,被譽為當之無愧的「推理小說女王」。 


很幸運, 我前一陣子看了她的第一部小說《冰屋》, 這位作家採取的敘事方式是營造陰鬱壓抑的氣氛, 扣人心弦的對話, 撲朔迷離的情節, 編織出讓人一頁接著一頁迫不及待想要知道真相的渴望。 《冰屋》是講述一個警探因為對世俗遺棄的莊園女主人有了惻隱之心而幫她破案; 《女雕刻家》是講述一個作者有了惻隱之心而為了被定案的女犯人翻案。 相比這兩本小說,自我感覺第二部比第一部更豐富了一些, 或許在冰冷血腥的案件中, 發展出來的愛情讓人感受到一些溫暖的慰藉。 


這本書開始於一個才思枯竭, 久未有作品的一個作家羅莎琳·蕾伊, 她被經紀人轉達出版商的最後通牒, 說是再不提出寫一些有賣點題材的書, 就會被劃入拒絕往來戶。 羅莎琳此時還在失去五歲女兒的悲痛中無法自拔, 她把自己封閉在家中, 拒絕去看精神專科醫生。 因為這個快要失業的理由, 她決定去監獄探望「奧莉芙·馬丁」。 


奧莉芙是一個任何人看到都會因為她怪異的外貌, 臃腫癡肥的體型, 困難費力的步伐而目瞪口呆後,再快速避而遠之的存在。 她被判有期徒刑二十五年, 入獄的理由是她殺害了自己的母親和妹妹, 每人砍了四十多刀, 而後又肢解她們, 再把血肉模糊的屍塊拼湊成模糊不堪的抽象形狀, 當年每個來到現場的人都忍不住跑出去嘔吐。 在獄中大家因為她犯下的這個駭人聽聞的案件而被取名「女雕刻家」。 奧莉芙被抓後在警局寫下自白書, 在法庭上又拒絕答辯自訴有罪。 她拒絕法律顧問提出的她是因為精神異常而翻案, 去療養院接受十五年治療的提議, 入獄後有五個不同的精神科醫生為她做檢查, 得出的答案都是奧莉芙是一個正常人, 就算她生的奇醜無比, 窮凶極惡, 喜怒無常, 她都不是因為精神錯亂而犯下這種冷血無情的殺人肢解案。


讀者跟著羅莎琳對奧莉芙的訪談, 她鍥而不捨地找尋當年的警探、 傳道士、 律師、 鄰居、 同學、 同事等等, 讓大家跟著她的步伐去找尋蛛絲馬跡, 拼湊證據, 接近真相。羅莎琳在幫助奧莉芙翻案期間, 完全是站在徹底相信奧莉芙無辜的立場, 到最後她也的確排除萬難, 在不可能之中挖掘到了對奧莉芙有利的蛛絲馬跡。 結局是羅莎琳成功地幫助奧莉芙走出了監獄, 報章大肆報導奧莉芙的清白。 


身為讀者之一的我, 會希望對懸疑題材有興趣, 或者對這部小說產生好奇的朋友, 可以花點時間去看看這本書。 在我個人的思緒整理後客觀地看, 有幾個無法忽略的事實或者謎團: 在每次訪談中羅薩琳是如何每次被奧莉芙成功主導; 為什麼奧莉芙對每個訪客都冷淡拒絕偏偏對羅薩琳情有獨鍾; 一直採取認罪坐牢的奧莉芙何以在唯一生存的爸爸去世後想要翻案; 奧莉芙不願意利用精神錯亂過失殺人減刑十年是不是就在等一個時機; 最後讓奧莉芙翻案的真正兇手是一個無法自辯的人似乎藏著一個陰謀, 等等。 「奧莉芙是不是真的有罪?」是正本書的主題, 但是「真相」如何, 似乎都在每個讀者心中有一個不一樣的答案。




2025年8月26日星期二

影 ~~ 英雌/夜班(Heldin/Night Shift)

瑞士和德國合拍 2025


電影是由瑞士女導演佩特拉·比翁迪娜·沃爾普(Petra Biondina Volpe)編劇和導演, 主要演員是來自德國的莉奧妮·貝尼希(Leonie Benesch), 其他演員是桑婭·里森(Sonja Riesen)、阿利雷扎·貝拉姆(Alireza Bayram)、瑪格麗塔·肖赫(Margherita Schoch)、烏爾斯·拜勒(Urs Bihler)等等。 


電影的題材是重點講述一名護士在某個忙碌夜班工作的種種。 整部作品都聚焦在像陀螺一樣不停旋轉的護士弗洛拉身上。  弗洛拉是一個技術嫻熟專業的護士, 她的工作是在醫院病房工作, 通常她都會和藹可親並面帶微笑對待每一個她要照顧的病人, 甚至口袋裡還有要哄病人子女的棒棒糖。


一個普通的工作日, 弗洛拉來上夜班, 早班的同事交接時說晚班有一個本來排班的護士臨時請假不能來上班, 另一個新護士今天第一天報到。 整個樓層就變成兩個經驗老到的護士和一個新手來照料。 兩個老同事私底下說這位新來的護士明顯看起來培訓不足,做事緩慢、粗心、 怕事、 和有一副自己的脾氣。 就在這樣一個病床爆滿, 人手不足的夜晚, 觀眾們跟著弗洛拉跑來跑去, 看著她照顧著各自不同情況的病人。 


有人已經到了要去做手術的時間, 卻還一直在滔滔不絕地講電話, 遞給他的衣服, 囑咐要脫下的飾物, 還有耐著性子命令他放下電話, 弗洛拉翻覆催促必須要離開的時間。


有人完全無法自理, 吃喝拉撒都是問題, 護士總是需要幫助她清理全身的衣物和病床, 無論是入口的食物, 還是出口的糞便。 身邊沒有一個子女照料, 弗洛拉還要接她女兒打來的越洋電話。 


有人的三個兒子們都認為母親會馬上好轉, 他們甚至對醫生所說的安排遺囑都嗤之以鼻, 按計劃她是弗洛拉巡房的最後一個病人, 卻是她整晚面臨的一次Code Blue, 看著當值還沒去照料到的病人自責不已。


有人不知道自己的病況, 在焦急中等了一整天, 因為他心心念念地是要幫自己十一歲的老狗找一個有愛心的家。 最終, 醫生沒有等到, 他私自跑出了醫院。 Code Yellow.


有人曾經因為癌症來住過院, 隔年再次發現腫瘤回來醫院複查, 一直像個鬥士一樣的母親對著家人強顏歡笑, 但夜深人靜對著護士弗洛拉也會毫不猶豫地展示脆弱的一面。


有人戴著氧氣, 卻不顧安全偷偷抽菸, 弗洛拉沒收了她的香煙和打火機, 卻依然可以在陽台、 醫院大樓樓下的牆腳, 看到這個屢勸不聽一直在吞雲吐霧的病人。


有人自以為是地認為自己有私人保險, 刁鑽地計算護士給他衝茶遞水的時間, 蠻不講理地宣揚著自己的富有, 質疑護士的專業, 還要為了芝麻蒜皮的小事投訴護士的怠慢。 


甚至有人已經出院, 子女打電話來說遺忘了私人物品, 弗洛拉再三說讓她白班人手充足地時候再致電, 對方仍然希望護士是否可以馬上找尋後盡快打電話告知。 


弗洛拉在沒有人幫助的夜晚, 照顧八個不同情況的病人。 她不但要循例一一檢查每一個病人, 還要接醫院內部的電話, 病人家屬的電話, 去樓下恢復室推手術結束的病患回病房, 在忙碌之間因為忽略了病患有過敏反應而給錯了藥,險些釀成大禍, 還要面對每一個質疑她沒有好好做一份工作的病人們和家屬們。


電影在結束後, 片尾黑頻白字寫著「到二零三零年, 瑞士將會有三萬名的護理人員短缺」; 「百分之三十六受過培訓的護士僅在四年就選擇了遞出辭呈離開崗位」; 「全球都面臨著護理人員的短缺, 預計到二零三零年全球就有超過一千三百萬護士的短缺」。


其實護士這個職業真的賺得不多卻又責任重大, 她們不但要心細, 還要有耐心耐性。 醫院本就是一個忙碌的場所, 跟死神搏鬥搶時間的生死攸關之地。  每個病患都是因為生病不舒服, 身體上的疼痛, 心理上的負擔, 對世間的掛念, 被禁錮在醫院的煩躁, 等等。 他們/她們會輕而易舉對著平白無辜的護士宣洩自己的情緒。 請善待這些有家庭, 賺錢打工來做這份職業的護士們, 他們/她們只是病患在醫院住院時人生中的過客, 不是病患可以隨意攻擊或是輸出的情緒回收站。 

2025年8月25日星期一

影 ~~ 捕風追影(The Shadow's Edge)

中國和香港合拍 2025


這是一部犯罪題材的動作片, 電影的導演和編劇是揚子, 演員有成龍, 梁家輝, 張子楓, 此沙(一人分飾兩角), 文俊輝, 周政傑, 王漬逸, 林秋楠和郎月婷等等演員參演。 電影是改編自香港二零零七年游乃海指導的電影《跟蹤》。朋友有看過原版電影, 她說:「《跟蹤》是很現實正統的港產警匪片,節奏更明快,劇情乾淨俐落,結尾對反派的處理還很有命運捉弄感。」


不過我還沒開始看電影就已經有要看動作片的雀躍了, 畢竟有成龍的地方自然就會有俐落有力的武打片段, 但是想想今年已經七十一歲的成龍先生, 還是必須要為他的敬業精神鼓鼓掌。 梁家輝這位老戲骨永遠不會讓觀眾失望, 他演反派, 那犀利兇狠的眼神簡直就是教科書般的呈現, 我想「眼刀」若是可以殺人應該就是他所展現出來的狠毒和冰冷, 讓人不寒而慄。


故事講述一個像泥鰍一樣的盜匪傅隆生,代號「狼王」, 他在孤兒院找了幾個年輕的孩子, 訓練了這些養子, 組織了一個高端的盜匪團, 他們擅長反監控, 並利用科技的手法和監控的漏洞屢次挑釁警方,成功盜竊後安然無恙地溜走。 在當今高科技遍佈全市, 監控無孔不入的時代,這隊犯罪集團每次都輕鬆全身而退, 澳門司警局徒勞無功, 承受了很多的壓力和挫敗。 


終於, 上司決定邀請退休多年的「跟蹤專家」黃德忠重出江湖, 成立一個「神秘跟蹤隊」, 佈下天羅地網, 目標是摧毀這個棘手的盜竊集團, 把傅隆生等人捉拿歸案。 黃德忠是一個觀察細微, 對人心有敏銳洞察能力和臨場發揮有著精準判斷的跟蹤專家, 也曾是警隊的招牌傳奇人物。 他馬上組織了一個隊伍,並開始培訓這些警員, 其中有一個女警員何秋果是黃德忠年輕時在警隊搭檔的女兒, 想當年因為黃德忠的一念之差, 害搭檔殉職, 害何秋果失去了爸爸。 何秋果因為黃德忠總是讓她跟在身邊, 而不讓她在街上執行任務而頗有微詞。 但黃德忠卻說, 面對經驗老到的傅隆生, 從來沒有露面執行任務的何秋果才是他的最終「王牌」。 


進入遲暮之年的傅隆生在自己的集團執行任務時, 養子們因為貪心而不聽指揮有了摩擦, 養子們私下也開始團結起來挑戰他的威性。 


在警匪兩隊「貓抓老鼠」的遊戲中, 大家各出奇招, 在追逐中鬥智鬥勇, 警隊利用科技和領隊多年跟蹤的經驗, 還有盜匪之間的不團結, 最終把傅隆生和漏網之魚的養子繩之以法。 


喜歡武打題材電影的朋友就不要錯過了, 這部作品情節緊湊起伏跌宕, 演員動作敏捷, 電影利用科技元素讓觀眾看到「今時不如往日」, AI就像一個雙面刃, 會協助壞人犯案, 也會幫助好人破案。 

2025年8月24日星期日

書 ~~ 致遺忘了我的你 (To My Love Who Has Forgotten Me)



小說作者是張小嫻, 她以小說描繪世人愛情的灼熱與冷卻; 以有溫度的散文傾訴男男女女間戀人的微笑與淚水。張小嫻(Amy Cheung) 於1963年11月3日在香港出生, 祖籍是廣東省開平市,她除了是一名寫了四十多部小說的作家之外, 她還在曾在無線電視及亞洲電視擔任編劇。 


這一部小說一共有兩百頁, 出版於二零一五年, 總共有七個故事, 每個故事都是獨立存在的, 但是他們之間用一副「有魔力的撲克牌」相連, 這一副有著二十一張的撲克牌可以幫助許願的人達到一個願望, 讓這個人夢想成真, 但是若是抽到唯一一張黑色的冰寒水晶, 會馬上墮落地獄。 


第一位許願的是一個曾經紅透半邊天的歌星, 因為一次無預警的失聲, 讓她再也不能成為歌星。 她為自己許的願望是「我要我曾經的歌聲。」 如願以償的她發現她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卻失去了應該重視卻永遠失去了的愛情。 


第二位許願的是一個曾經紅遍世界的手術師, 因為一個事故讓手受了傷無法繼續登台演出, 他許的願望是「重回事業的巔峰。」如願以償的他發現得到之後的空虛, 一段錯過的愛情已經抓不回來, 因為那個女孩已經不再記得他, 成為了別人的另一半。


第三位許願的是一個女生因為愛上一個不愛自己的男生, 她許久的陪伴也沒有換來對方的「心」, 她許願「要一個原本不愛自己的人愛上她。」 她如願以償了, 但是當她看到男生本來等待的女生回來的時候, 她才發現自己錯的有多離譜。


第四個許願的是一個風塵女孩, 她努力地賺著出賣肉體的錢財, 為了自己的日常所需和好姐妹的醫藥費, 最終, 每天等她回家的好姐妹變成了天使。 她許願「要一個有錢又愛她的男人。」 她如願以償了, 卻發現「門不當戶不對」, 兩個人之間隔著一個深淵。 她對自己說她要的原來不是錢, 不是依靠, 而是遺忘往事的良藥。


第五個許願的是一個自小就有「解夢」這個異能的女生, 她用心用力地愛著一個男人, 可是男人並沒有珍惜, 在沒有說「再見」的某一天失蹤了, 她花了很多時間去找尋卻沒有任何消息。  她許願「我要他回來我身邊永遠不離開我。」 她如願以償之後只是報復性地對這個男人不好, 用自己的一生禁錮著他。


第六個許願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無名小提琴手, 他的努力總是被一個女小提琴手碾壓, 他得到那一副牌所許的願望是「成為最出名和成功的小提琴手。」  他對那個女小提琴手一直有著複雜的情緒, 他這邊到她那邊的距離, 隔著無法坦白的秘密, 這距離是他一生中無法跨越的遙遠。


第七個許願的是一個男人, 有一天他對心愛的女生說以後不要再送她回家了, 因為他想和她結婚, 兩個人有一個共同的家, 之後女孩消失了, 沒有留下一絲的蛛絲馬跡。  他許願「無論天涯海角都要找到她。」他得到一張車票, 找到了這個女生, 可是女生問說為什麼要找她呢? 她是一個不能安定下來的女生, 對於想要她寧靜平和地待在一個地方, 她只想要逃。


書讀到最後, 似乎感受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 「願望」達成也未必事圓滿。 如願以償也未必不會懊悔自己的固執和決定。 又或者捫心自問, 我們到底想要什麼, 是真的想要嗎?




劇 ~~ 比天堂還美麗(Heavenly Ever After, 천국보다 아름다운)

韓國電視劇 2025 這是一部在網飛Netflix的十二集劇集。 這部電視劇被定為奇幻浪漫愛情喜劇, 每一集七十分鐘左右。    由金鉐潤導演, 李楠圭和金秀珍合作編劇,演員有已經高齡八十四歲的金惠子、四十二歲的孫錫久、四十二歲的韓志旼、五十五歲的李姃垠、六十五歲的千虎珍、三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