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的作者是出生於一九七七年, 現今四十八歲的加布瑞埃拉·澤文(Gabrielle Zevin), 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英美文學系, 是美國作家, 電影劇本編劇。 這部小說是她的第八部, 小說總共兩百七十一頁, 出版於二零一五年。在二零二二年十月改編成電影上映。 中文譯本是孫仲旭, 後期是李玉瑤。
不得不說, 這部小說的作者年齡沒到半百, 可是她就像一個八九十歲讀過很多很多書的老人家一樣知識淵博, 這本小說講了很多很多的作者和作品, 身為讀者的我, 被作者的「書包山」壓到動彈不得, 自慚形愧。
這部小說是以A.J. 費克里為中心, 講述他在一座近乎與世隔絕的小島上經營一家小又破的書店。 本來他可以去讀博士然後在城市裡有一份高薪的工作, 因為學生時期就在一起的另一半希望開書店, 他放棄了自己的初衷和太太坐車坐船來到這個小島並開了唯一的一個書店。 「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懷著孕的太太因為一場車禍, 一屍兩命, 留下了A.J.費克里孤單一人在這間小書店。 有一天, 一個頂替過世前輩的工作, 來這個小島的出版社業務員阿米莉婭, 她和店主A.J.費克里有了一次糟糕的初次見面。 阿米莉婭試圖推薦她出版社的書籍, A.J.費克里毫不客氣地拒絕, 阿米莉婭還是留下了一本她認為最好看的書籍, 但A.J.費克里嗤之以鼻, 扔在一邊。島上的警探以旁觀者的角度, 說A.J.費克里失去了自己的另一半, 書店經營也是入不敷出, 就連他最值錢的一本有價值的書也在店中不翼而飛, 後門門口卻在一個夜晚出現了一個包袱, 裡面是一個不到兩歲的女孩。 沒多久一個外來的年輕女孩被發現溺死, 而警探馬上就發現這個女孩就是A.J.費克里報案所說的棄嬰之母。
A.J.費克里沒有按原定計劃把孩子送給慈善機構, 讓他們找尋寄養家庭, 他擔起了做這個小女孩瑪雅爸爸的責任。 瑪雅的陪伴, 讓A.J.費克里漸漸丟失了他猶如「荒島」般的孤寂, 他從一無所知到成為一個盡職的父親。 因為他在文學上的造詣, 渲染了瑪雅在文學上的熱愛。 一次瑪雅出水痘, A.J.費克里翻看了四年前阿米莉婭留下的小說, 他發現自己錯了, 那一本小說的確是阿米莉婭口中的佳作。 他主動提出來讓阿米莉婭來島上, 他可以訂一些書順便請她吃飯。 A.J.費克里後知後覺喜歡上跟自己一樣喜歡書籍的阿米莉婭, 可是對方卻要結婚了。 A.J.費克里藏起了本開始蠢蠢欲動的心。 因為書店, 每個幾個月, A.J.費克里還是會聯絡阿米莉婭, 他事後才知道阿米莉婭沒有盲目地嫁給一個外表看起來般配, 但性格完全不合的男人。 A.J.費克里又開始了他的追求, 而小瑪雅成為了一個最強幫手。
A.J.費克里和阿米莉婭結婚後, 和小瑪雅一家三口幸福快樂, 瑪雅十幾歲的時候, A.J.費克里因為間斷性昏迷而去看醫生, 醫生說他得了腦瘤, 切除可以多活兩年, 但是除去昂貴的手術費, 他術後會影響語言能力。 回到家, 得知壞消息的家人都很擔心他, 阿米莉婭願意放棄買新房子的存款, 瑪雅願意放棄為了她上大學的存款。 最終身為A.J.費克里好友的警探發現了他多年前被偷的書, 並勸告當事人把書寄回去給A.J.費克里, 而這本有價值的書拍賣後給了A.J.費克里做手術和化療的費用。 手術後A.J.費克里的腫瘤並沒有好轉, 他看著牀邊的瑪雅, 就連說聲愛她都是十分的困難。 最終, A.J.費克里去世了。 阿米莉婭無法經營書店而準備出讓, 即將退休的警探, 勸服自己的女朋友, 留在了這個小島, 繼續經營這家完全不賺錢的小書店。
「沒有誰是一座孤島, 每一本書都是一個世界。」 這本書裡的主人翁A.J.費克里是個不好相處的男人, 為了心愛的書, 他固執、 堅持、 倔強。 他並不是一個別人眼中會做善事的人, 但是他給了瑪雅一個家、 一個爸爸和一個光明的將來。
小說的文筆十分順暢, 人物刻畫鮮明, 平鋪直敘的一本書寫盡了A.J.費克里平凡又不凡的一生。 看完書, 不禁會讓人思考, 有時候人的一念之差, 一個善意, 一個決定會改變幾個人的一生。 是啊, 「每一本書都是一個世界」, 這裡所講的是A.J.費克里的世界, 雖有瑕疵卻完美的一生。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