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電影 2016
我十分喜歡Keenu 和Renee這兩位演員, 所以這部電影自然是一定捧場的, 即使是在八年後才翻出來看。 雖然他們在這部電影中的表現差強人意, 可是電影的成功在於它的故事鋪陳, 結局的輾轉, 還有電影結束後的反思, 就如同最後那一幕, Keenu演繹的律師, 最後坐在法庭的座位上, 表面安靜, 實則心情複雜。
觀看完這部電影之後, 我覺得這部電影的名字起得很是諷刺,「The Whole Truth」, 直接翻譯不是「完整的真相」嗎? 可是這部電影裡面, 幾乎所有人, 所有人都在說謊話。 所以中文譯名「真相背後」反而貼切很多。 又或許, 這是導演的一個心思, 他讓大家在一堆謊言中找尋真相。
故事開始於一場法庭官司, 庭上是在辯論一個未成年孩子殺害了自己父親, 謀殺罪名是否成立。 很突兀的是, 被告完全不理會他的律師, 三緘其口不言不語坐在法庭上, 用他的筆塗塗畫畫, 似乎在這場法庭上, 他是一個局外人。 Keenu這個律師也是不溫不火地做著分內之事, 就連律師助理也是在開庭後隨便聘請的。 法庭上空姐說假話, 為的是隱瞞「玩忽職守」的過失;轎車司機說假話, 為的是留住自己得來不易的高薪工作;警長說假話, 為的是掩蓋他因懶惰而匆匆結案; 死者的妻子說假話, 是因為她明明知道兇手是誰; 死者的兒子說假話, 因為他知道以自己的聰明和對法律的熟識來脫罪;律師說假話, 是因為無論誰被定罪他只想早早結案,等等等。
整個電影的主軸就是「誰是兇手」, 開始大家會認為是妻子殺害長年虐待她的先生, 而眼高於頂的兒子認為他可以幫助他的媽媽而私自頂罪, 再輕易脫罪。 可是劇情一直在重複一些細節, 比如死者回家脫鞋, 或許就是點出地毯上是沒有遺漏的手錶。 所以最後真相大白的是, 兇手其實就是這個妻子, 而她是利用律師的專業, 鄰居孩子的好奇, 還有兒子的孝順, 布了一場大局, 將自己的先生殺死, 她以無辜未亡人的身份, 沒有證據沒有嫌疑, 正大光明地繼承遺產, 逍遙法外。 她並不是先生在大庭廣眾之下罵的「蠢女人」。 她為了擺脫先生的控制和羞辱, 下了一盤大棋, 她一步一步地達成目標。 她勾引了鄰居的孩子和律師, 讓他們同情她, 並心甘情願為她殺害她的枕邊人。
法庭辯論結束, 兒子的謀殺罪不成立, 律師坐在空無一人的法庭裡面, 臉上沒有一絲勝訴的喜悅, 他本來想說穩輸的官司, 可以讓富豪死亡, 兒子坐牢, 他可以和妻子雙宿雙飛。 沒想到自己也是棋盤上的棋子, 他不但沒有得到那個變的富有的未亡人, 甚至差一點失去他引以為傲的律師頭銜。
這部電影有一句話讓人沈思, 那就是做為律師, 到底是打贏官司比較重要, 還是尋找案情的真相比較重要?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